一、精密模鍛特點
1.大幅降低產品零件的成本
鍛件加工余量少、公差小、表面粗糙度值小。能部分或全部代替零件的機械加工,因此節約材料和機加工工時,提高勞動生產率。
2.提高產品的力學性能和使用壽命
鍛件的金屬流線沒有被割斷,而且流線分布更為合理。鍛造零件的強度比切削加工高約20%,抗應力、腐蝕能力強,使用壽命長。
3.適合零件形狀較復雜,使用性能高,且材料較昂貴的零件
這些難于用機械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,消耗大,價格高,精鍛節約效果明顯,如齒輪、帶齒零件、葉片、航空零件和電器零件等。
4.要有合適的批量
精鍛并不是在任何情況都是經濟的,要根據產品生產的批量、性能要求、綜合成本和經濟效益來考慮。批量越大,效益越好。
二、鍛件設計特點
精密模鍛件設計與普通模鍛一樣,根據產品零件圖制訂精鍛件圖。它是制訂精鍛工藝、設計精鍛模具、制造和驗收鍛件的主要依據。
1.確定需采用精鍛部分的形狀、尺寸、位置和各種技術要求。
2. 分模面選擇:一般不允許選在精鍛部位上。如直錐齒輪的分模面通常選在齒廓最大的直徑和背錐面上,正齒輪的分模面選在最大的端面上。
3.加工余量和公差:精密鍛造部分在鍛造以后,不再作任何機械加工,所以不設加工余量,與零件圖尺寸完全相同。其他加工面的余量和公差,可按國家標準GB12362-90精密級確定。
4.出模斜度和圓角半徑:精密模鍛時,模具上一般都設有頂出裝置,所以出模斜度很小。圓角半徑按零件圖而定。